国家级非遗传人赵红育大师走进我校至善讲坛
作者:文:于欣赫、杨婉卿 图:于欣赫 审核:徐静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3-27 16:11:59  最后更新:至善学院  浏览次数:

3月21日下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红育老师走进至善学院讲坛,主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系列讲座——精微绣》。江南大学宣传部部长倪松涛出席并致辞。120位至善生到场聆听讲座。

赵老师从精微绣的传承发展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向大家介绍。无锡精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的一个流派,江南丝绣文化底蕴深厚,锡山绣工会影响深远,而精微绣则集中刺绣的精细美,讲究针法、色彩和虚实,小而精湛,达到远看诗情画意,近看神情毕现的艺术效果。

赵老师指出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需要艺术功底,而娴熟的针法则需要积累和勤奋练习。赵老师的绣品《击鞠图》、《阿房宫》、《饮中八仙》、《百寿图》等名作,在巴掌大的绣面上刻画了几十个人物,每个人物虽然只有米粒大小,但是所有细节都完美展现,表情惟妙惟肖,令在场的同学们惊叹不已。

正如倪松涛老师在致辞中所说,科学技术影响了生活方式,但我们依然要培养人文情怀,传承民族精神,技术带给我们力量,艺术使我们温柔,而文化让我们学会坚守。

讲座结束后,20多名至善学子来到赵红育老师的体验工作室“红缘阁学习制作一件初级的刺绣作品。

老师主要讲解和演示了滚针、圈套针、羽毛针等几种简单的针法,并让同学们自己挑选绣线配色。对于第一次接触刺绣的同学们来说,在操作过程中总有不得要领之处,但老师们循循善诱,为每一位同学单独讲解和指导,让大家更容易理解针线的走势。经过三个小时的专注学习和操练,同学们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对大家的作品赞赏有加,即便是同样的图案,每件作品也都独具特色,这正是手工艺术的魅力所在。

至善学院着力培养本科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承自觉意识,邀请多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带领大家领略国粹艺术的精美,体会工匠艺人的坚守和执着。


讲座现场

赵红育老师为同学讲解针法

同学们认真刺绣中

与老师合影留念

部分同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