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探秘至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系列讲座
作者:图文:杨川、张建云、李嘉靖等 审核:徐静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15 13:34:55  最后更新:至善学院  浏览次数:

刚刚进入繁忙的五月,在江南大学公益图书馆的8楼至善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系列竹刻专题活动就把悠悠竹香带到了校园。5月4日和5月9日,无锡双契轩竹刻艺术馆馆长——乔瑜老师及其父亲竹刻家乔锦洪老先生用竹刻讲座和竹刻体验活动的方式把江南学子引入竹刻胜境。

乔瑜老师是无锡双契轩竹刻艺术世家的第四代传人,2008年6月,以双契轩为代表的无锡留青竹刻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乔锦洪老先生和乔瑜老师也先后被文化部和江苏省文化厅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


乔瑜老师介绍竹刻文化


5月4日的讲座上,乔瑜老师以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开篇,谈到了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从历史典籍的载体,到崇高品行的象征,文人墨客爱竹至深。将诗、书、画、印造诣与艺匠的雕刻技艺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竹刻艺术。所以说,竹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应该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江南竹刻的刻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施于竹材表面的雕刻,称之为“平面雕刻”或“竹面雕刻”,其又可分为阴文、阳文两类;另一类是浮雕、透雕和圆雕。乔老师着重为同学们介绍了当前最流行的留青刻法,包括 “圈边——铲地——分筠——平地——上光”等步骤,看似简单的工艺却需要极大的耐心、恒心,让人叹服匠人苦心孤诣的坚守。

 乔瑜老师指导竹刻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月9日的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拿起刻刀过了一把手工匠人的瘾。

同学们从雕刻单字入手,在乔瑜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走刀、铲底、平底等基本刀法,这才发现竹子的坚韧带给竹刻人的不仅有创作的灵感也有艰辛。每一根线条都要凝神、聚力,稍有不慎就会“滑刀”,心静、手稳、气匀是老师传授的秘诀,听上去颇有几分禅意。

 


 

其实,刚刚结束的竹刻讲座及体验只是至善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系列讲座的一个专题。从2017年10月开始,至善学院充分利用无锡市内及周边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资源,邀请到了池志坚、吴炯、过之红、赵红育等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享他们心中的瑰宝故事,采取与工作室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去工作室现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制作过程,为渴望了解民族传统艺术的江南学子带来了惠山泥人、古琴、锡剧、精微绣等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惠山泥人工作室体验(非遗传人池志坚)

古琴讲座(非遗传人吴炯)

古琴工作室体验

精微绣工作室体验(非遗传人赵红育)

同学们的刺绣作品

锡剧讲座(非遗传人过之红)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但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更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站在创作者、小镇、城市甚至国家的角度思考文化精华的传承,感受中华文明对我们的精神指引,让我们成为有着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积淀的真正的中国青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系列活动点赞,为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赋予它们生命的匠人们点赞,为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点赞!